爆料消息 | 时事思辨 | 会议活动 | 市场行情
紧急求助 | 渔医在线 | 企业动态 | 课件图谱
对虾 | 金鲳 | 罗氏虾
罗非 | 澳龙 | 斑节虾
种苗 | 养殖 | 渔药
渔机 | 加工 | 料配
业务员 | 渔医
经销商 | 院校
50
442
3843
新手上路
举报
中国水产论坛 发表于 2015-3-23 08:26 《虾工虾聊》3月22日:“虾饲料,请您立即无条件提价”
养殖中常见的活菌使用误区:④EM菌、乳酸菌等长时间投喂。优质的EM菌、乳酸菌等有改善对虾肠道消化等好处。但是长时间连续投喂会导致虾肠道壁变薄。正确的投喂方式是每天一餐拌料,投喂一周左右停喂一周。⑤硝化菌与其它益生菌一起使用。之前的虾聊讲过,繁殖速度慢,很难竞争得过其它细菌在水体里面形成优势种群,如果硝化菌和其它益生菌一起使用,硝化菌基本上不会起作用,放了也就听个响吧……有钱也不是这样任性法啊。正确的硝化菌使用方式应该是水体消毒过后,水体里面的活菌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的消化菌,这时投放高纯度硝化菌才会收到奇效。硝化菌繁殖速度慢,很难竞争得过其它细菌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硝化细菌生产的难度,要求尽量无菌的环境生产,分装,包装基本要求真空包装,从而尽量减少混入其它杂菌的可能性,这是哪些作坊式的小厂所不能满足的。虾工经常看到有些厂家在包装上标示:本品每克含多少亿硝化菌+多少亿芽孢菌+多少亿酵母菌+多少亿××菌……不得不说,厂家内心太强大了,只能直接给跪了……
2152
1万
2万
论坛元老
4
162
530
中级会员
0
35
490
初级会员
104
520
1425
高级会员
5
92
445
QQ用户
299
3883
8270
补充一下,《虾工虾聊》3月9日发布的内容:
“肥水那些事”
不管鱼苗、虾苗、放水前基本上都要先肥水,有人肥得一塘“皇帝水”,水漂亮得像绿豆汤,人都忍不住想喝一口…….结果虾却死了,有人肥得一塘青苔水…….结果……结果虾也是死了。究竟什么样的水是好水?江湖上流传的“肥水养虾派”“清水养虾派”“浊水养虾派”等等、经常有人问虾工:那一种方式好?……什么方式是好的方式?首先我们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肥水:①提供天然饵料。②提供充足的氧气。③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到底。④避免不良藻类占优势。所以不管“肥水”、“清水”、还是“浊水”,只要满足上面几个条件即可,而且最重要的是思路:如果缺什么我们就尽量补什么,那就OK!清水缺天然饵料?那我们就补足够人工饵料!缺氧气?那我们早开动、多开动增氧机!水太清阳光直射到底虾易应激,水体易长青苔?那我们就加深水位、适当补肥!还不行?那就引进藻种!甚至添加腐植酸等把水搅浑!有较真的网友又要问了“虾工,阴雨天我的塘缺太阳、怎么破——?!”……虾工感言:大哥,如果没放苗我们能不能不跟天斗?,等天气连续好个三五天、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再考虑放苗不行吗…….更较真的网友:“已放苗,怎么破?”……那你就补个“太阳”呗:盖棚保温、加深水位,、添加藻类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打足氧、补充光合作用需要的碳源、维生素......总有一款套餐适合你至于要不要挂个超大功率的灯泡补充光源?!虾工正在研究中,希望有哪位较真的土豪可以资助下虾工深入研究?……有思路还是值得鼓励的哈!
315
2681
7008
金牌会员
活菌使用:避免在阴雨天或低压天、大雾天等氧气可能不足的时候使用。应在晴天的上午8:00~10:00左右使用,因为晴天上午光照足、水温及溶氧都比较利于菌类的繁殖生长及工作,在投放益生菌后尽量开动增氧机,一来增加水体的氧气利于部分益生菌对氧气的需求,而来使上下水体混合均匀,使益生菌菌均匀溶于水体。在生产上各种益生菌只有在投入池塘后能繁殖起来并占一定的优势后才能起到我们想要的作用,仅仅是我们投入的那点菌量如果不能很好的繁殖、增值基本上起不了什么作用。投入池塘的益生菌在池塘中自然增值也有周期性,一般10天左右达到高峰期,然后开始进入衰落期。所以我们使用活菌应当在益生菌达到高峰后、进入衰落期之前就要进行适当的补充,以维持益生菌的种群优势,也就是在生产上投放益生菌10~15天后正常的情况下就要适当补充同类的益生菌,保持原益生菌的种群优势,所补充的量可以适当减少,可以为原投放菌的1/2~1倍。如果恰好遇到藻类老化、倒藻、水变等问题,那就要考虑在开足氧机保证氧气的前提下加量投放区别于原菌种类的益生菌来调节水体,必要时还要添加腐殖酸、肥、底改等进行调水改底。调理水体就尽量选用液态益生菌,能快速均匀地溶入整个水体;想改善底质就选用以固态的麦麸等为辅料的芽胞菌,或者用液态的菌液办沸石粉,直接下底,缓慢释放,针对底部;想改善对虾的肠道就选用可溶的或液态益生菌用水稀释后拌料投喂。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使用QQ帐号登录论坛的用户
用微信扫一扫 手机分享该帖
关于我们|企业推广|会员服务|联系方式|友情连接|付款方式|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产论坛 ( 桂ICP备11001749号 )
GMT+8, 2021-3-8 22:50 , Processed in 1.22314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