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一些我在接触对虾养殖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想。
有些东西,别看是轻飘飘的几句话,但,这些,都是用人民币给堆出来的,不知有多少钱丢水里,呵呵。
仅是个人的见识,肯定有不足之处,呵呵,还请知者指出!
时光如梭,回首昔日,曾经历的一切还是历历在目,就从我当投料工所见开始。
那个时候,也是刚在实践中真正的接触虾,那时我所管理的一口塘,苗放了大概十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就有虾在水面上游了,嗯,大体上是顺着一个方向的。
我见到这情况,从刚投苗和游塘的时间段来判断,就断定是氨氮中毒,但,毕竟那时的根基还过于太浅,就没说出自己的判断,仅是对那技术员(兼老板)反应了所管理的塘出现了游塘现象。
他过来看了一下后,就让我傍晚的时候投几包粒粒氧,他说虾可能有点缺氧了,而我那时投了颗粒氧后,就好心的顺便将所有的增氧机打开(平时仅开二台)结果他却说我自做主张,当时我就有点后悔了,奶奶地,好心没好报呀。都投粒氧了,却还不开氧机,这理说得。。。
有一 次,我记得是8月份,那时艳阳高照,几乎全天都看到虾趴边,我那时对老板说时,他对我说,这种天气比较热,虾会趴塘,这很正常!虾没事的!这话说得我哑口无言!
有几件事,我记得很清,那时我们的场是抽地下水的,放苗后七八天,苗下午就有点游塘,有次我和他坐在塘边看着那虾游塘,我见他没拿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我就隐晦的说:有没可能PH高了。事实上,我那时看下午虾游塘,我就怀疑是PH值高,氨氮中毒,我拎着试剂下来试过,四点多的时候,PH值就有9.2左右。
当时他的回答,让我一直记在心里,他说,早期的水,PH值不可能高!
就这么的一句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几次后,我就死心了,我仅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默默的观察水质的变化,随水质的变化虾的活动情况,以及用了各种药后,虾和水有什么变化。
不断的充实自己那贫瘠的实践经验。
我总结了一下虾不同时间段游塘的原因(不包括饥饿游塘找食)的可能性:
1.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 一般是缺氧、PH值低、底差所致。
2.中午时间段游塘:一般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
3.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一般是PH值高,氨氮中毒所致。温度越高,PH值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导致生理性缺氧,虾急躁不安就容易游塘。过了这个时候段,虾就安静下来。
4.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多,虾急躁不安,狂游,一般是PH值低,虾脱不了壳所致。
(这些仅是做为初判断的依据,不完全是定论,所以,要自行把握)
我记得那时为了弄清楚为什么虾夜里九点多就开始游到四点多,出现这情况的,是我隔壁人的塘,不过,我们的关系都很好。所以,那时,我从九点多就开始守着,想找出原因,那时用灯照了全塘,几乎都趴在水面上观察那虾,但,却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之处。
坐在那里呆呆的看着皎洁的月亮,苦苦的思索着,脑海里不断的过滤着自己的知识点,想找出虾到底在哪个环节出了漏子,一直一个人坐在塘基上到深夜三点多,远处的蛙声一片,催人眠,苦索无果之下,仅好拍拍屁股,拖着沉重的拖鞋,踏,踏,踏的回房。。。
第二晚的时候,坐在塘基上,到一点多了,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所在,一时烦躁起来,就随手抓了一条虾起来,却发现那虾的尾部带有一段很薄的壳,那时,脑海里闪过:滞壳病
也是运气好,之前我抓了几条都没发现有壳在上面。后来又用灯很仔细的观察,又抓了几条上来,都发现有壳在上面,这时,才真正的确定了病因。
那时的心情,真是舒坦呀。。。。
|
|